广告在电视台打响的第二个月,销售业绩就翻倍了。 云锦西服,第一次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位置。 徐云甫记得他第一次做西装,戴师傅和他说的一句话:天下三主,顶大买主。 他将这句话用毛笔字写下来,挂在办公室里。每时每刻都要牢记这句话,客户满意,才是他们的宗旨。 这一天,徐云甫为了庆祝公司业绩节节攀升,犒劳辛苦工作的管理层,他在酒店订了一个包间,大家伙庆祝一下。 他给陈锦打了一个电话,让她一起来。她也是股东嘛,不能忘记了。 经过这几年的独立经营,徐云甫已经将大部分的投资款还给了岳父,实现了当初自己的承诺。 现在想起来,还不由得感慨,自己真的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 再加上岳父给的这一笔投资款,让服装厂浴火重生。 人生中抓到一个机会就够了,况且徐云甫抓到了好几个。 真是祖上积德,才有如此珍贵的机遇。 努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最要紧的还是借着东风飞起来。反之,你能力再强,没有风,再好的风筝都飞不起来。 现在他赚到钱了,不光给家里添置了新的家用电器,还买了一辆桑塔纳。 这车作为公司的门面,每次跑客户的时候,徐云甫都开出去。 人靠衣裳马靠鞍,别的公司见你开车来的,也会对你重视许多。做生意就是如此,你有实力,别人就会乐意和你合作。 回想之前,自己只能买一辆二手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其他都会响。看到别人是万元户,自嘲这辈子都不行。到现在居然买得起小轿车,也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大家从穿劳动布还要打补丁,到现在人人都能买上一件西装。 这岁月真是奇快无比,不由恍惚觉得太梦幻了。 徐云甫真觉得,好日子还在后头。 中午吃饭的时候,徐云甫想起王德彪,他今天怎么不在打菜? 吃完饭,去后厨看了一下,只见他跷着二郎腿在和另外一个厨师闲聊,又回去了。 “我这人啊,一听到工作就头疼,一听到师傅打菜就手疼,一直站着就脚疼。”王德彪说。 “你运气好啊,姐夫就是老板。”徐伟说。 “好什么,那我不还在食堂打菜?”王德彪说。 “那你想做什么?” “怎么着……也要弄个公司副经理当当的吧?” “你这跨度未免也太大了。”徐伟说,“食堂经理差不多。” “你说得对啊!我就应该当食堂经理。”王德彪说。 “那你和你姐夫说说看。” 王德彪虎口摸着下巴,说:“做经理是不是每天买什么都要记录,菜价多少,每天采购多少?” “那肯定的。”徐伟说,“要不然你拿烂菜叶子充当好蔬菜,里面全是回扣了。” “你小子还懂回扣啊!” “我也是听人讲的。” “你姐夫一个月给你多少钱?”徐伟问。 “我不告诉你,免得说出来,你嫉妒我。”王德彪说。 “嘁,多厉害似的。” “那必须的啊!”王德彪说,“我是他妹夫!肯定多一些。” “我有三百五十块。” “……”王德彪郁闷,他妈的!自己才三百块,说好的亲戚多发一些呢! “你呢?” “比你多。”王德彪说着起身,想去找徐云甫理论一番,凭什么他少了五十块钱! 还亏得他把徐云甫的儿子当成自己亲生儿子呢!每次发钱,都是先给两个小子买玩具,买好吃的!那一声声姑父,叫得比亲爹还亲! 就他这样!哼! 王德彪到他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研究一块新面料,脖子上挂着一条皮带尺,不停地往人台上比划。 “姐夫!”王德彪喊道。 “进来要敲门,要懂一些道理。”徐云甫说。 “嘁。”王德彪径直走过来,坐在老板椅上,说,“干啥呢?” “起开起开。”徐云甫挥了挥手,“我要打电话。” 王德彪不情不愿地起身,让他坐。 “我手上有一块面料,陈总从香港带回来的,你们拿过去研究研究。”徐云甫说。 挂掉电话,他又想到什么,从抽屉里拿了另一块面料放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