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昌城!
南门通往大埔城!
北门通往定萍乡!
“南门!他们要退回大埔城换线回京,就必须走南门!”
孟少龙领会了路舟山的意思,跑到地图前,指了指。
“既然现在明白了,赶紧去部署吧。”
路舟山眯着眼,打量着清晨的日光。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的。
“好的先生,我这就去,您就等着我来报喜吧!”
孟少龙拱了拱手,跃跃欲试的出了房间。
但很快,就又折返回来,挠着头,不好意思的道:
“不好意思先生,刚刚是我鲁莽了。对了,为什么没有见林先生?”
孟大公子道了个歉,之后就快速转移了话题。
“他还有别的任务。你要知道,就算咱们很是笃定了一种可能,依旧要为另外一种可能做好准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路舟山说着,在书卷内拿出了一张字条。
上书:
【使团为假,真皇换线大埔城!】
“走,这次,我跟你去那南门围堵。这群人如此大费周章的跟我们周旋了半天,这次,我就要让他们,死个明白!”
路舟山声音微寒,与这冬日的冷气,如出一辙。
……
前往定萍乡的官道上。
已经卸下了伪装的假卫青时和萧宁,依旧是用那最快的速度,朝着定萍乡疾驰。
做出了一副匆匆逃跑的动作,以便于尽可能的吸引太后党的注意力。
“这个计策,确实够绝妙的啊。”
那边孟广在一旁,很是兴奋的嘟囔着。
对于这个计策,他已经赞叹了一路了。
“先是利用内奸,告知他们使团这里的陛下是假的。之后,我们再加大护送队伍的规模,甚至把我都抬出来,之后快速出城。”
“如此一来,太后党难免就会怀疑,我们是故意放给他们的消息,其实我们就是真的。这样,他们就会再次派兵来追!”
“这样,太后党的注意力也吸引到了,城门也开了,陛下就能顺利回京了。”
“我真的很难想象,这真是陛下想出来的计谋么?”
提到这计谋的提出者,哪怕都为此惊讶过数十次了,边孟广依旧觉得心中波澜四起。
陛下能想出来此等计策的?
这陛下,怎么来了琼州一趟,就大变样了。
这真是自己之前认识的那个陛下么?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陛下和卫将军,究竟是如何逃出去宛昌城的?”
他看向那假卫青时和假萧宁。
这是边孟广最好奇的问题。
如今看来,这二人应该是最了解那皇帝计划内幕的了。
一旁的韩平闻言,同样也看了过来。
要知道,就昨天夜里,他还见过卫青时。
结果今天一早,这卫青时就变成假的了。
他也同样好奇,这卫青时和皇帝,究竟是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出大变活人的。
“我们也不知。”
二人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是要保密,还是真的不晓得。
边孟广见二人这个样子,便不再多问。
“禀告卫将军,后方传来消息,宛昌城那边,依旧没有发现追兵的踪迹。”
一探子从后方,宛昌城的方向而来,马蹄声踩在那官道之上踏踏作响。
汇报声,打破了几人的对话。
“好。”
假卫青时听后,抬了抬手,眉眼之中似乎略过了一丝喜色:
“继续探。”
边孟广是个行军老手了,听到消息,他习惯性的抬头,看起了太阳。
“嗯?现在好像,快要正午时分了吧。等等!这,不对劲啊。”
在一番探寻之后,他神情中的轻松,逐渐消失,继而皱紧了眉头。
今早出城时,那宛昌城出城追击陛下的五百人马,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不对,不对!”
在一个个线索,不断地从其脑海之中掠过之后。
边孟广的心中,猛然出现了一个很是惊恐的猜测。
“不好!”
他大吼一声!
“嗯?边尚书,怎么了?”
假卫青时循声望去,目光疑惑。
就见边孟广很是焦急的猛提缰绳!
疾驰的快马,瞬间刹停!
“我怀疑,我们中计了!那太后党其实并没有中计,甚至他们还识破了咱们的计划,继而将计就计!”
边孟广的脑海中,今早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不断的翻阅。
“今早,咱们见到那宛昌城只有五百人出城!可是,那群人骑马的样子,个个都是老手,显然都是骑兵啊!”
“按理说,根据行军的配置,五百骑兵就会有少则八百、上则两千步兵!太后党在宛昌城骑兵都有五百,怎么会没有步兵?”
“可是,我们一直没有在城中发现他们的踪迹!之前藏着掖着,还可以理解。但这等时刻了,他们的步兵依旧没有出城追击!”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