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京都。
杨广远征期间,朝中朝政由裴蕴和裴矩等人代为掌管。
换而言之,几人便是代掌大臣。
不久前,才有消息传回,远征中九军大败。
一时间,朝中文武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一众文武相继发问。
“远征军情况如何,陛下打算班师回朝了吗?”
“是啊,九军大败已经无法继续远征,的确应该回来了才是。”
“咱们也不是担心陛下不回来什么的,而是担心...”
“唉!”
他们唉声叹气,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
裴矩等人的神色也不好看。
九军之败乃是事实。
本来他们都寻思着,辽东已破,远征几乎成功一半。
谁曾想,突然发生这样的变故。
“诸位同僚,稍安勿躁。”
裴矩收回思绪,只能先稳住人心再说。
“若远征败了,那该如何是好?”
“可不是嘛,如此大的阵仗,甚至弄得民怨四起,要是输了...”
一些文武甚是不敢往下想。
裴矩只感觉头疼无比。
不过他心头也没底。
这种情况下,的确不适合远征。
而且裴矩很清楚,以圣上的性格,继续远征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九军之败,并不代表所有兵力大败。
远征军的确尚有实力,可以继续征战。
换而言之,圣上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裴矩内心慌张,表面却装作镇定万分。
他深吸一口气,以稳定的情绪安抚人心:
“诸位同僚,远征军有不少大将和文武跟随,他们自能审时度势。”
“不错,如若远征不可取,陛下自会班师回朝。”
裴蕴附和道。
“希望如此。”
众人的情绪,这才稳定一些。
“报!”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
下一秒,就见一名兵部官员,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他满头大汗步伐匆匆,一进大殿就跪在中间。
见如此场景,所有人才放下的心,又瞬间悬了起来。
“何事?”
裴矩深吸一口气问。
其余人,也是死盯着官员看,内心紧张无比。
看这架势不用多想,又是军情急报。
而且八成和远征军有关。
上一次是九军之败,这一次能是什么好消息?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似乎落针可闻。
“何事?”
但裴矩最后还是问了出来。
他做好最坏的打算。
倘若远征军继续远征,甚至出现全军大败的情况下。
就要立马调遣勤王令,让高句丽一带的驻军迅速支援。
除此之外,对内还要稳住天下百姓。
光是想想,裴矩只感觉身心俱疲。
“八百里紧急军情!”
官员说完这话,就开始大口的喘息着。
可见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一路狂奔而来。
听到这话,众文武紧绷心弦,下意识的屏住呼吸。
一双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官员。
“说吧。”
裴矩闭上眼,已经做好准备了。
“远征大捷,平壤已破,陛下正班师回朝!”
官员忙道。
“呼...”
瞬间,可以听见朝中众人,纷纷吐出一口气来。
“什么,你说什么?”
“本官没有听错吧,你说远征大捷?”
“真的假的?”
“军情之事不可儿戏,你可知晓?”
惊呼声与质疑声相互交错。
一双双眼睛,就怎么惊疑不定的看着那兵部官员。
九军之败的军情,也不过是前段时日的消息。
这才过去多久,平壤就被拿下了?
要说不吃惊,那才是假的。
九军之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迅速抵达平壤?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隋军可以拿下平壤。
那至少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日。
绝对不可能,在短短几日内发生。
“你确定紧急军情的内容?”
裴矩也是皱眉问道。
“下官反复确定,紧急军情就是此事,而且陛下尚有吩咐,让裴大人昭告天下大胜之事!”
官员一口气全部说了出来。
“昭告天下?”
裴矩愣了一下。
随即他立马明白圣上的意思,就是安定四方百姓和人心。
同时震慑一众世家,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若不然,任由九军之败的阴影继续蔓延下去。
必然会带来不小的后果。
也正是因此,裴矩怀疑远征大捷的真假。
但他表面上,还是认了下来:“本官知道了。”
“远征军已经从平壤离开,在回京途中,估计目前已抵达幽州。”
官员又道。
“嗯。”
裴矩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