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十六章 意在扫平天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十六章 意在扫平天山(1 / 3)

上官仪解释道“许少尹,现在不是指责人的时候,我们重新建设就好,是先前小看了河道的水流。”

有民壮指着河道大声道“快看淤泥拦下来了。”

众人顺着目光看去,就见到了堤坝虽说被冲塌了,但底下的淤泥却被挡在堤坝坍塌的底部。

许敬宗眼中好像要升起一团火,他大声道“诸位随我回去,重新制定图纸。”

“喏!”大雨中众人朗声应道。

在一个巨大的木棚内,雨水落在木棚上,棚前形成了一片水帘。

许敬宗与众多的工部官吏正在商议。

他还放下一句话,这座淤地坝修不成,他许敬宗不回长安了。

雨中郭骆驼戴着斗笠对魏王道“臣要走了。”

李泰忽然扭头看他,疑惑道“走?你要去哪儿?”

郭骆驼道“臣向太子递交了奏章,亲自奔赴西域种植棉花,赶在五月之前抵达西域,还能种棉花。”

“你去西域?”

“是臣向太子进谏的,有些事要亲自去看了才知道,今年秋天便回来,太子殿下说臣可以带着家小一起去西域,会在安西都护府住半年。”

言罢,郭骆驼向李泰行礼道“臣就先告辞了。”

“你去西域,许敬宗他们知晓吗?”

“臣与他们说过了。”

郭骆驼面带笑容,他在雨中转过身,迈步走向长安城。

李泰对他道“待伱回来,与你饮酒。”

郭骆驼在雨中摆了摆手,这具还显佝偻的身影淹没在了雨中。

三月这场雨下了两天才停歇,李承乾得知淤地坝第一次放水被冲垮的事,凡事都要尝试,失败一次不要紧,积累经验,总会成功的。

写好回复的奏章,让于志宁送了过去。

褚遂良递上了安西都护府建设奏章。

这本在开朝之前就要递交的章程,褚遂良愣是从当初的冬至一直拖过了元宵,直到现在的三月。

褚遂良面上挂着带有愧色的笑容道“殿下,臣查阅了弘文馆的往年案卷,不知殿下觉得现在的章程如何?”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拿起奏章看着。

褚遂良站在一旁等着结果。

李承乾又瞧了瞧站在身边的岑文本,道“岑侍郎,与西域的人手都准备好了吗?”

中书侍郎岑文本回道“殿下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启程。”

李承乾将他的章程放下,道“很好,褚侍郎终于不想着将安西都护府建设成西域明珠了。”

褚遂良道“臣惭愧,是臣当初没有考虑周全。”

李承乾又拿出了一份奏章与褚遂良的章程放在一起,都交给了岑文本,吩咐道“都交给郭骆驼。”

“喏。”

吩咐完这些,李承乾走出中书省,便见到了站在门外的张士贵将军,还有一个面生的将领。

“末将梁建方。”

李承乾迈步继续走着。

张士贵领着梁建方走在太子身后,一边走他一边说着“太子殿下,梁建方将军想要投效殿下。”

因为淤地坝第一次试行放水失败,要说心里没有挫败感是假的。

但凡事总不是一蹴而就的,许敬宗他们忙活了一个月并不是毫无收获,至少拦住了一些淤泥,现在只需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李承乾揣着手道“投效孤?大将军何出此言?”

梁建方朗声道“听闻太子殿下派人去西域,末将愿一路护送。”

“去西域的队伍不是去打仗的,是去督促麹智盛种棉花的,况且西域的兵事与孤无关,至于哪路兵马去西域戍守,那都要听从父皇的安排,张大将军。”

李承乾转回身看着他道“大将军以为呢?”

张士贵道“末将此行去西域戍守,陛下已有旨意了,建设安西都护府的同时还要太子殿下保持粮草供给。”

“大将军放心,孤让河西走廊安排好了。”李承乾又道“梁将军听从军中安排便好。”

张士贵朗声道“殿下,粮草护送需要兵马。”

李承乾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径直走向了秘书监。

秘书监外,张士贵看向梁建方,道“你看看你,这般冒失。”

“末将失言了。”

自去年大唐打下了高昌,今年皇帝终于下了旨意,修建安西都护府。

此行由张士贵大将军领一万兵马,再次奔赴西域。

相比于先前匆忙地攻打高昌,这一次去西域,唐军准备很充分。

大军奔赴高昌,将原本的高昌改名为西州,并且在西州的南面建设安西都护府,驻军五千。

此行还有一个目的是在旨意上没说的,今年从伊犁河南逃的咥利失可汗又派来使者,向天可汗哭诉欲谷设的恶行。

其中还有焉耆使者从中述说欲谷设的罪状。

此行,意在准备平定伊犁河北岸的欲谷设所部,这一仗不能仓促,而是兴建了安西都护府之后,徐徐图之,先在西域收服人心,安顿西域诸国,携西域诸国之力,在之后的某一年扫平天山。

大唐的西进脚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李承乾与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让父皇先在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