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六天的时间过去了。
开窍大典前夜。
李氏族长府。一座拔地而起的恢宏阁楼上,李氏当代族长、第四境步虚境高阶剑修——李鹤一,正俯身趴在栏杆上,俯瞰着整个李氏山城。
他身着一身青色长袍,中年样貌却已两鬓斑白,举止间,眉头上始终萦绕着一股忧愁。
“老瞿啊,明日便是我族一年一度的开窍大典了。”李鹤一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复杂。
“我这心啊,是既激动又担心,唉,真不知道这届又会有多少人成功开窍呢。”
一旁身材魁梧,面容焦黄,身着粗布麻衣六旬老汉,耐心听着。
他名为瞿薄,乃是青浦岭颇有名气的散修,与李鹤一相交多年,情谊深厚。
瞿薄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劝慰道“李兄,莫要自己吓自己了。虽说这几年李氏人才凋零,以至于连乙等资质都很少出现,但今年不同。我可是听说了,你们这次可是有足足133位开窍弟子,其中不乏权势家老的后裔,更别提济生了,他最次也是乙等资质啊”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担心啊。你也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兽潮频发,魔道高手也四处作乱,族中人手本就捉襟见肘,若这批弟子里再无乙等资质,我李氏恐怕在这青浦岭上,再难支撑了。”
“李兄,放心吧,世道不会一直这样乱下去的,再浓厚的大雾也终会被风吹散,我们总要对未来怀有期待,不是吗?相信济生吧,也相信你的族人们。”
“我看你最近实在太累了,该歇一歇了。”
李鹤一深呼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转移了话题,“对了,沫瑶呢?今天怎么没见她跟着你?”
见提到关门弟子,瞿薄摆了摆手,笑道“小姑娘嘛,总有小姑娘的想法,就像济生前些日子擅自做主将他人纳入开窍大名单,年轻人各有各的想法”
“老李呀,我们都已经老了,就由他们去闯吧!”
“是啊,岁月不饶人,未来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
两人相视而笑,压抑的气氛渐渐消散
————
卯时初,山间雾气还十分浓厚,天色尚暗,外城内刺耳的鸡鸣却已响彻大街小巷。
“咯咯,咯咯咯——”
矮小的竹楼外,蜀青道一本正经地站在原地,身旁,他的阿婆李善仁正轻柔地为他整理着衣衫,眼神中满是慈爱与不舍。
今天是李氏一族万众瞩目的开窍大典,因为李济生的缘故,蜀青道得到了额外的参加机会。
得知此事的李善仁自然开心坏了,早早就为孙子收拾起了行囊,还特意买了一件干净、得体的新衣服。
“开窍大典是在内城举行,内城呀,阿婆年轻时去过一次,那可真的是太大太大喽!道路数不清楚有多少条,当时看得我眼花缭乱啊”李善仁一边忙活,一边念叨。
“所以良儿,你这一次去一趟需要时间可不少,饿了渴了就吃阿婆准备的水和干粮,切记千万不要惹事,乖乖听家老的话,懂了吗?”
“嗯嗯,阿婆,我记住了”蜀青道敷衍地点点头。
从起床开始,李善仁嘴就没停过,一直念念叨叨个不停,饶是活了一百多年的蜀青道,也有了一丝的不耐烦。
对于李善仁的嘱托,蜀青道看得很明白,并没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不过是些凡言俗语罢了。
这些叮嘱对于他早已麻木,尽管表面上装出少年的青涩与紧张,可内心却始终心如止水。
终于,经过了漫长的一炷香后,蜀青道依依不舍告别了李善仁。
离开竹楼后,蜀青道没有再浪费时间,背着小麻布行囊,便直直朝着内城的方向前进。
……
朝阳升起,霞光灿烂。
山间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阳光穿过薄雾照射大地。
一百三十三位年满十六岁的少年少女,此刻聚集在李氏家族的议事阁前,蜀青道便是其中的一员。
议事阁处于李氏山城的正中央,气势恢宏,高达五层,飞檐楼台,占地广阔。阁楼的前方是青石铺就而成的广场,阁内供奉着历代李氏的先人。
每当族中举行重大典礼或者突然大事,都会在这召集族内家老们进行商讨。
这里是整个家族的权利中心,历代的族长按照惯例生活起居都是在议事阁,因此这里也称为家主阁。
“很好,诸位都准时到了,这正是我族的优秀传统的体现!”一位须发皆白的家老开口,虽已老态龙钟,却精神矍铄。
“今天是我族开窍大典,也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非成败,全看天意,在此,我就闲话少说,都随我来吧!”
他乃是三境修为铸淬境中阶的家老。
像李氏家族这样的小型修炼家族,族长李鹤一也不过才第四境步虚境,族内的中流砥柱便是数量稀少且实力强大的铸淬境修士。
这一类人,一般都是家族各个支脉的话事人,有着参与家族事物的权利,被称之为家老。
年迈家老领着这群少年少女们,陆续走入了议事阁。
进入议事阁后,家老没有带着他们往上走,而是顺着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