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鳏夫的文娱> 第二七五章【文坛地位如峨眉峰】(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五章【文坛地位如峨眉峰】(求订阅)(2 / 3)

研讨会向来豆十分热闹,要知道研讨会结束之后,也会有作家私下的交流学习,甚至还会互留联系方式,成为笔友,互相写信交流。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林有成的主场,一个个都过来和林有成谈论作品,交流林有成的《潜伏》读后感,同时也表达对之前林有成几部作品的喜爱。

“林有成同志,我特别喜欢你写得那篇《人间奇事》,奇幻和现实结合,精彩之极。”

“林有成同志,我特别喜欢你写的《天狗》,现实主义里面敢于直面黑暗和残酷。”

“林有成同志,你这部《潜伏》里面我最欣赏的就是对于信仰的刻画,相当震撼。”

“林有成者,真得恭喜你,又写出了一部谍战经典之作,《潜伏》这部我和我爱人都非常喜欢,她只是有些遗憾的结局,但她也知道那就是真实的历史。”

……

面对这些学者教授,编辑作家的赞美和肯定,林有成自然是谦虚地表示感谢。

因为是作品研讨会,自然都是围绕着《潜伏》这部而言。

像燕京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就拿着长长的稿子,称赞道,“《潜伏》以惊人的妥帖告诉了我们一个真谛,革命者所克服的是生活的琐碎,征服的是那些生我们也养我们更磨损我们的琐事。”

“聚焦余则成的三段**史是解释潜伏的定然之举。左蓝是近乎完美的革命寓言。在莫斯科和延安的熏陶淬洗之下焕发着竹坚雅操的信仰。此外对时局的评定判断,气质的沉重冷静,都是一流之选,又兼素养优秀,关怀同志与爱人。就余则成而言,左蓝是质洁霜雪的清高,是革命的神圣与光荣,是所有革命者初次邂逅革命时的无懈可击,也是与左蓝发乎心肺的爱情将余则成从“我执”中解放——他亲历卑劣后,观念坍塌,痛苦无奈,可因为左蓝,他步入革命……”

还有华清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也称赞道:“《潜伏》告诉我们,革命不是骚心迁客的沉吟,也不是忧思难奈的悲慨,而是对琐事缠身的克服,在泥泞中不堪在血泊里打滚,是阴霾扑面而慧日朗然……”

《燕京文学》的主编发表感受,说道:“林有成的《潜伏》我看到了和《风声》一样的坚持,也是最出色的那一股精气神,就是对于信仰的坚持……”

作协组组长张敬澜则分析《潜伏》里面的晚秋这一角色,说道:“谢若林的唯利是图令晚秋厌恶,汉奸侄女的身份让她饱饮罪感之痛,交织在心田的潜意识令她渴望康庄大路的解脱。此时此刻余则成以革.命者的身份与晚秋际会,于是晚秋得与革.命相因果。穆晚秋这一旧秩序下食利者浴革命之焰火而再复活力。她超克了阶级的出身与罪感,以战斗的姿态迎接盛大的崭新生活……“”

上面某部的领导发言,说道:“拙劣的马奎是行动队长,是**党派镇压者的具象。陆桥山是贪婪的官僚。谢若林是情报掮客。李涯是不自觉地挣扎在现实与历史这一撕裂内的无奈。吴敬中这位特务头子无疑是《潜伏》中最为老谋深算的角色,为官艺术炉火纯青,权术手段登峰造极。除此之外,在秋掌柜咬舌之际,他端肃风纪扣,整饬衣冠以示哀悼,这个细节颠覆了寻常的官僚特务形象。一幕堪称恐怖的悲剧在此揭开,未报幕就已致礼,宿命的静穆与沉重在吴敬中的举措里纤毫毕现——他是许多人目中的革命之归宿——堕落的革.命者。反政权兼残忍与腐朽——对革.命群众的无止境残忍,对自己如环吞尾的不懈怠腐朽,一体两相,各是本真……”

……

一个接一个地发言。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说任何《潜伏》的不足之处,都是分享自己从林有成的《潜伏》作品里面汲取到了什么。

现在对于林有成写的这部《潜伏》不管心里是不是真得佩服,至少所有人都是清一色的认可和赞美。

没办法,谁让林有成这部太出色了,要知道有些时候,“文学的意义”与“读者肯定”是好作品评价标准,现在《潜伏》是两者兼得。

研讨会上各抒己见,一个个都有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还有就是对谍战题材,又或者说是别的文学题材创作文学方向的讨论。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林有成这位大佬。

林有成自然也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当着众位大佬的面,也是十分平静地说道:“我想谈下,《潜伏》的结局是再一次潜伏的开始。”

“飞机上是被评价心太重手不狠的余则成和老辣不减当年的站长吴敬中。拙劣的马奎、钻营的陆桥山、淡漠的谢若林辈已是冢中白骨。他们是看得见的敌人。匕首和投枪可给予他们以武器的批判。但洞明人心的吴敬中是潜伏在革.命者的阴影,是革.命者改换门庭成为革.命对象的具象过程及结果……”

“旧世界的瓦解不是朝夕跃进,而是革.命尚未成功的光阴不懈。”

很显然,林有成最后一句话也是相当有深意。

在场的人也都知道,《潜伏》和《风声》很大不同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风声》讲的是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而《潜伏》的结局却是依旧潜伏,因为到现在一切都还未结束。

随着林有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