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鳏夫的文娱> 第二七六章【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六章【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2 / 3)

横秋、胡子巴茬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单从年龄、身高、衣着上看,很难分清他们是老师,还是学生。

那时,国家规定超过十八岁的不能报考。如果孩子发蒙读书晚,不知不觉的就踩到了“十八岁”这根红线。所以,在考生登记表上,当年很多的学生几乎都是“年年十八岁”,“越活越年轻”。实际年龄比档案年龄大一两岁或者三五岁的比比皆是。彼此心知肚明,见怪不怪。

甚至可以说,之所以在中考这条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就是人人都不轻言放弃。有的补习几年预选不上,看到情况不对,赶快撤退,灰心丧气地退出竞争,有的预选年年上线,中考却年年落榜,心中五味杂陈,满肚子的苦水无处倒。放弃吧,担心功亏一篑;继续战斗吧,又不知何年是尽头?害怕陷入无穷无尽的青春消耗之中,成为范进的徒弟。

这一直要到1998年开始,中专、中师毕业后不再包分配,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报高中。再后面2000年,中考预选取消,普高、中专、中师招生考试同步进行。

现在,中考一旦落榜,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恐惧。

不过,对于林兆喜而言,她并没有恐惧,就像她的老师和她说的,她的成绩考高中不会有问题的。

另外,林兆喜的班主任也没有问林兆喜为什么没考虑报考中专,因为学校的老师也都知道林兆喜的父亲是作家林有成,家庭条件自然也不需要林兆喜早早地毕业工作。

这些都是林兆喜,还有林兆满都不会知道的,有些命运从父辈走得路就开始不一样了。

他们的路现在很显然要更好走。

当然,真正走好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林有成这个做父亲的也不过是让他这盏背后的路灯变得更亮一些,让孩子们走得更好,更踏实。

“喜儿,你这放寒假要不要我给你请一个英语老师补习一下英语?”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五科。从1986年起,英语纳入中考,逐年以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计入总分。

现在,1989年将以百分之百的计入总分。

虽然说林兆喜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但是林兆喜毕竟是从德城上来的,英语底子没有那些早就接触英语的京城学生强,即便林兆喜也有努力,但并不拔尖。

因此,林有成也就问林兆喜需不需要给她请英语老师。

这并不是林有成鸡娃,而是问林兆喜的意见,看林兆喜自己是否愿意,是否需要。

林兆喜听见林有成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颇为心动,她并不认为自己的英语很糟糕,但是她也知道比起其他同学,她的英语城里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不过,林兆喜不知道这请英语老师给她补习,不知道花费会不很大。

林兆喜有一丝顾虑,问道:“老师补习的费用会不会——?”

林有成一听林兆喜这话,直接摆了摆手,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家里的条件你也知道,现在是越来越好的。”

林兆喜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的。

“爸爸,后面给你在燕京师范大学问一下,应该会有学生愿意的。”

林有成之前也就想过,只是觉得林兆喜不需要,而林兆满则是自己不想要,更小的则是没必要。

现在,林兆喜后面就要参加中考,而英语的成绩比例又增加,林有成才会有这个想法。

林有成现在在鲁迅文学院担任讲师,也是燕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培养,在燕京师范大学请学生给林兆喜补习英语,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林有成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地想着让大学里面的老师来给林兆喜补习。

在林有成看来即便燕京师范大学里面的学生没有想勤工俭学的,也可以找别的大学学生,毕竟这里是京城,找一个能补习英语的老师并不难。

这就是起步的路不一样。

林兆喜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谢谢爸。”

“你和爸还说谢做什么。”

林有成伸手准备摸一下林兆喜的头,但也觉得林兆喜大了,收回了手,笑着说道:“好好学习。”

虽然林有成知道他这句叮嘱的话很多余,但是他也只能说这样的话。当然这也是林有成知道,他这话说给林兆喜听并不会让林兆喜感到压力,而是真实的鼓励。

因为林兆喜心里就一直都喜欢学习。

至于另外一位,林兆庆则不一样,虽然也学习,但是并没有像姐姐那般努力用心。

当然,也许是林兆庆已经很有心了,只是效果不明显。

不过,林有成觉得以他对林兆庆的了解,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小的,他并不认为林兆庆是会私下里自己还偷偷努力学习的主。

原谅他这个做父亲的,暂未发现林兆庆这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然,也有可能是林兆庆这一面藏得太深了,想要以后再惊艳他这个做父亲的。

“爸,你要给姐请英语补习老师啊?”

林兆庆听见这个消息,不禁问了一句。

“怎么?你也要补习英语?”

林有成眉头一挑,望着林兆庆,笑着说道:“我说起来,我觉得你也的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