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什么要跟着来锐士营啊!”诸葛亮暗自长叹。
诸葛亮十岁出头,正是修习文武的最佳时机。
郑平对诸葛亮寄予厚望,不希望以后诸葛亮因为身体不行而累坏了。
身体有多重要?
无数人告诉我们,身体才是干大事的本钱。
瞧瞧司马懿。
硬是凭着硬朗的身体,将诸葛亮活活给拖死了。
因此对于诸葛亮的培养,郑平一开始就是将诸葛亮按文武全才的标准来的。
返回学堂的路上,诸葛亮询问起青州锐士投入战场的事,眼神有些躲闪:“兄长,你刚才说,使君要亲自统兵?”
“你想去?”郑平一眼看穿了诸葛亮的小心思。
诸葛亮被道破心思,一本正经地道:“所谓知行合一,就不能只训练,不经历实战。兄长十四岁就仗剑杀人,因此才会临危不惧、临危不乱。”
“阿亮虽然年幼,但也想效仿兄长一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因此,并非阿亮想跟随使君前往,而是想借机练胆,避免以后见了血都会害怕!”
“胆怯之辈,是不能成大事的!”
诸葛亮说得有理有据,听起来仿佛跟真的似的。
郑平转向,佯道:“原来如此,那就带阿亮去府狱吧,近日府狱抓了几个穷凶极恶之辈,阿亮要不杀了他们?”
诸葛亮一本正经的表情瞬间兜不住了,牙帮都有些僵硬了:“兄长,阿亮说的是战场。”
郑平却是一本正经的看着诸葛亮:“阿亮啊,这见血也得循序渐进啊!你未经生死,倘若在战场上失态,岂不是坠了使君的威风?阿亮啊,你也不想在使君面前失态吧?”
“这”诸葛亮顿时迟疑:“真要见血吗?”
郑平点头:“必须见血,大丈夫岂能怕血?跟我来吧!”
诸葛亮心情忐忑的跟在郑平身后,这内心反复不断的纠结。
真的要见血吗?
可,可,可我不会杀人啊。
他们是穷凶极恶的罪犯,杀了是替天行道。
但我不是刽子手啊。
兄长十四岁杀人,我亦何惧?
可兄长是因为亲人受辱,这才被迫出手。
还未等诸葛亮想明白,郑平却已经停下了。
“阿亮,要不要来试试手?”郑平回头看向一直低着头的诸葛亮,语气多了戏谑:“你不会不敢吧?”
“我,我,我”诸葛亮胸脯起伏、心脏猛跳。
郑平故意轻叹:“哎,都十岁了,连杀个鸡都不敢。”
“杀,杀鸡?”诸葛亮抬头,瞪大了眼睛。
扫了一眼周围,这里不是府狱,而是不怎么起眼的宅院。
院子中的鸡笼中有几只一看就很凶恶的公鸡。
“鸡也算穷凶极恶之辈?”诸葛亮气鼓鼓的。
一路纠结担心了这么久,结果是来杀鸡的。
郑平指了指旁边一个个子高大的少年:“瞧,连阿平都被啄了好几个包,难道不能称之为穷凶极恶吗?”
少年今年十三岁,正是关羽早年失散的长子关平。
流落途中,听闻关羽在青州,半个月前跟其母胡氏来到了青州。
刘备不认识胡氏和关平,但也不敢疏忽,毕竟敢冒认关羽妻儿的可能性太低。
于是刘备将胡氏母子安顿在这个小宅院后,就遣人去陈国送信,将胡氏和关平的生辰和过往告知关羽,确认了胡氏母子的身份。
但因为关羽还在陈国,一时之间也回不来,胡氏和关平就在这宅院住下来了。
关平见到郑平,连忙小跑过来:“显谋叔父,能带侄儿入军营吗?咦,阿亮叔父也来了。”
诸葛亮板着脸:“阿平,你比我大,不用叫我叔父。”
关平却是不在意地道:“阿亮叔父你放心,侄儿会保护你的!阿亮叔父能带侄儿入军营吗?”
诸葛亮顿时感觉头都大了,对诸葛瑾认郑平当义兄的事也更怨念了。
郑平却是摇扇轻笑:“阿平,你的阿亮叔父想见见血,要来帮你杀鸡。”
关平连忙摇头:“不行!不行!阿亮叔父身子骨太弱了,要是被啄得满头是包,母亲会训斥我的。”
诸葛亮额头的青筋暴起:“不就是杀个鸡吗?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片刻后。
诸葛亮捂着额头,怏怏不语。
关平连忙安慰道:“阿亮叔父,别气馁。先饿他们几天,就可以杀了。”
谈笑间,郑平向出来的胡氏行了一礼。
“别驾,不知寻我母子有何要事?”胡氏亦是知书达理。
郑平正色道:“使君准备让阿平去锐士营待一个月,以后跟云长父子相见,也能给云长争些脸面。”
这父子久别重逢,自然是越优秀越好。
“大兄有心了!”胡氏面有感激,又看向关平、劝诫道:“阿平,你一直都嚷嚷着要去军营,这次去了军营可别喊苦喊累。莫要让人小觑了!记住,你父亲可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汉,虎父当有虎子!”
关平挺着胸脯:“阿娘放心,孩儿一定会刻苦训练的!”
将诸葛亮送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