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就想撂摊子了。
郑平笑道:“以宪和的脾性,能在东莱郡待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青州今年的丰收,让不少去辽东的青州士子陆续返回了。北海名仕邴原邴根矩、刘政刘子实也从辽东返回来了。”
“岳丈来信,希望我能向使君举荐此二人。”
“可让邴原试守平原相、刘政试守乐安相,将公祐也调回临淄城,济南相则依旧由诸葛玄出任。”
“只可惜子鱼兄奉命去当豫章太守了,以子鱼兄在青州的名望,跟管赞一起去东莱郡是最合适的。”
刘备仔细斟酌后,同意了郑平的提议。
青州各郡国,要以修生养息为主,并不需要关羽和张飞进驻,也勿需张纮这样的大才去费心一郡一国的繁冗政务。
将大才都聚集在临淄城,有助于进行统一协调青州六郡国的军政事务。
在郑平广积粮的大战略下,刘备开始整合青州的资源,尽可能的充实州牧府的府库。
青州第一年丰收了,还得保持第二年、第三年也能丰收。
趁着兖州、徐州、冀州暂时都不会有战事波及青州本土,这是青州最佳的发展机会!
除农耕外,青州的盐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也在渐渐的恢复生机。
刘备要在广县以西再筑一城的消息,也在州牧府有意的引导下,开始向青州六郡国的豪强士族中散布。
利益动人心!
由于刘虞还没有公开传国玉玺的事,因此青州一直有传闻刘备私藏了传国玉玺。
而这误会,让一部分青州的士族豪强开始猜测刘备的用意。
尤其是一部分势力比较小的豪强士族,想赌一个未来,于是响应了广固城的筑城募资。
以在广固城购买房屋地契的方式,将钱粮运到了广县。
但也仅仅只有一些势力比较小的豪强士族响应,青州真正的大家族大豪强都还在观望。
毕竟刘备虽然赢了袁术,但这青州外的冀州还有个袁绍!
万一这钱粮砸出去,刘备赢不了袁绍,那就亏大了。
对于这群人的反应,郑平并不急躁。
筑一座广固城,至少得花十年的时间。
这事是急不来的!
郑平也没准备一次性征募十万的民夫来筑城。
哪怕是花钱招工,也得让青州的黎庶百姓相信才行!
毕竟黎庶百姓的认知中,徭役就是无偿的,现在伱跟他们说有偿?
谁信啊!
这都得有转变的过程。
郑平也可以动用屯田民来修筑城池,这些人是没有反驳的权力的。
但用屯田民来修筑城池,就违背了郑平花钱招工的初衷。
郑平想要通过修筑广固城,来改变社会对徭役的认知!
虽然这个过程很难,但只要有先例且成功了,那么就一定能将花钱招工这个新观念给传承下去。
而不是官府想征用民夫就征用民夫!
琅琊国。
郑平带着诸葛亮在诸葛家的祠堂拜祭后,来到琅琊国一处山清水秀的庄园。
这庄园中住着一对父子。
正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曹嵩,以及曹嵩的幼子曹德。
“兄长,愚弟听说曹中常侍在宫廷三十余年,侍奉四帝,未尝有过错。而且为人清廉,又乐于举荐贤才,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人,都位列公卿,但曹中常侍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然而这曹嵩为官多年,却贪了不少钱财,连他长子曹操都不愿与之为伍。”
“我们来寻他,岂不是自污了声名?”
诸葛亮有些不理解。
来琅琊国即便要造访,也是造访琅琊国有德行的名仕豪族,哪有来造访曹嵩这种巨贪的道理?
郑平摇扇而笑:“阿亮,我又不是陈元方那种爱惜羽毛的清流名仕,何必在意这些许的污名?”
“造访曹嵩的目的就一个:他有钱!”
简单而直接的回答,让诸葛亮顿时有些无语:“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郑师教诲:君子重德行,即便要取钱财,也不能自污名声啊。”
郑平将羽扇一横,敲了敲诸葛亮的脑袋:“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家父虽然擅长注经,但他的注解你要随时持有质疑之心,可信但不能尽信。”
“你在这里之乎者也,是认为我不知道这句子曰的意思吗?”
“就简单的八个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而我的道,就是让曹嵩的钱用在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位置!”
“多听,多看,少说!”
诸葛亮郁闷的捂着脑袋:“兄长,敲多了会傻的。”
郑平收回羽扇:“多敲打,你对《论语》的理解就更深刻。”
正说间。
曹德推门而出,行礼道:“不知是郑别驾到访,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家父已经在内院布下酒宴,请别驾随我入内。”
这人的名,树的影。
若只是郑平来,曹嵩未必会见。
然而郑平拜帖上报的名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