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
关羽欣然领命。
法正和陆逊对视一眼,心中却显然另有想法。
“主公若能迎得天子,固然能使曹贼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义名份,主公亦可借天子名义,招揽天下拥汉豪杰来归。”
“只是恕正说句大不敬的话,当今天子虽无雄才大略,没有明君之姿,却并非是那种有自知之明,甘愿放权于臣下,垂拱而治之君。”
“正以为,是否迎奉天子,主公是否当再慎重考虑一下。”
刘备心头微微一震,沉默了下来。
法正虽未明言,可言下之意,他岂能听不明白。
那句“甘愿放权于臣下,垂拱而治”,显然是在暗示,天子为亲掌大权,有可能要从他手中削夺兵权。
沉默片刻。
刘备深吸一口气,毅然道:
“孝直你的顾虑吾明白,然吾身为汉室宗亲,天子既是来投奔,吾岂有不迎奉之理?”
“将来之事,待将来再说吧!”
这番话,令法正不禁肃然起敬,遂不再多说什么。
当下刘备决心已定,遂留关羽坐镇濡须坞,自率两万水陆大军,即刻启程西归,直奔宛城而去。
南阳方面。
萧和已先行一步,令魏延和马超统军两万,自鲁阳北上,直奔陆浑关而去,摆出了一副要攻取洛阳的架势。
同时萧和又请马超传令回关中,大张旗鼓的串联关中诸将,宣称要再次集结十万西凉军东出潼关,杀入河南地。
许都方面,留镇的夏侯惇和荀彧,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二人一番商议后,急令曹仁收拢败军,于襄城一线依托汝水拱卫许都以南,同时急调许都附近汝南,陈国,陈留诸郡国兵马前来驰援增防。
夏侯惇则亲率一万五千许都镇军,星夜兼程西奔梁县一带,以阻击魏延马超北上洛阳。
曹军兵马调动的情报,很快便传回了宛城。
萧和遂令赵云,率八百义从轻装北上,昼伏夜行,沿途但遇城池皆绕城而过,前往许都接应天子。
同时又派信使先行一步潜入许都,暗中告知孔融约定之期,令其与天子商定好兵变事宜。
…
七日后,许都。
曹丕府,后院某阁楼内。
“启禀二公子,铄已照二公子吩咐,将当日京郊大营里,目睹了二公子将那萧和赶走的士卒,统统都已暗中解决掉,保管他们没人再能开口说话。”
心腹朱铄压低声音汇报着,以掌作刀在脖前做了个杀头的动作。
曹丕松了口气。
自从曹操勒令杨修查出,当年是谁将前来曹营投奔的萧和赶走,并称要诛其九族之后,他便是整日提心吊胆。
为防被杨修查出真相,他只能令心腹朱铄,暗中来了个杀人灭口。
今日听得朱铄汇报,曹丕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不过,据铄暗中刺探,那杨修似乎已查到了什么,我也不敢确定,他是否已知晓是公子当初赶走了那萧和。”
曹丕酒刚入喉,猛的呛了一口,脸上顿时又现慌张之色。
“我早该知道,杨修这厮聪明绝顶,怎可能这么久还查不到我头上。”
“他是子建的人,若是他落井下石,将此事向父亲禀明,却当如何是好?”
“仲达啊,你得帮我拿个主意才是!”
曹丕乱了方寸,目光巴巴的望向了一旁闲饮的年轻文士。
那年轻文士却气定神闲,淡淡道:
“公子莫慌,杨修乃子建公子的人,这是丞相早就知晓之事。”
“且这杨修自诩聪明,时常喜好卖弄才智,揣摩丞相心思,我料丞相面上虽屡屡夸赞他才智,实则心下已生厌恶。”
“杨修若真将此事向丞相禀报,丞相责问起时,公子只需痛哭流涕矢口否认,丞相自会猜疑他是为帮子建公子争储,有意栽赃构陷公子。”
曹丕脸上慌意褪散,嘴角钩起一抹笑意,点头赞道:
“杨修也好,父亲也罢,所思所想你皆是洞若观火。”
“仲达,你这双眼睛,当真是能看透人心呀!”
司马懿淡淡一笑,正想拱手谦逊几句。
就在这时,府外方向,陡然间隐隐约来了喊杀声。
紧接着。
马蹄声,号角声,战鼓声,便如雷惊起,响彻许都城内,好似城内突然间厮杀四起。
“好端端的,怎么城中突然杀声大作,莫非是有人谋反作乱?”
曹丕脸色一变,急是一跃而起,抄起佩剑几步冲到了堂外。
朱铄也紧跟而出,慌忙喝令亲卫关闭府门保护曹丕,同时派人前去察看情况。
“子孝将军方遭惨败,宛城乃至南阳失守,刘军又趁胜北攻洛阳,许都城中人心震荡,若干拥汉之徒趁机作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许都尚有精兵五千,还有荀令君,王长史,以及众多曹氏夏侯氏宗亲武将坐镇,量那些作乱的宵小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公子莫慌,只管严守府门便是,不出两个时辰,叛乱自然会被平定。”
司马懿却依旧巍然端坐,口中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