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而虞世南亦因才学卓荦被征召入宫,如今担任秘书监一职,年高德劭,备受敬重。
三人穿入坊口,行至巷首,但闻角门砖檐处,隐约透出争执喧声。
“你李二郎素日如何教管妹妹,便是任凭她欺凌吾弟么?”
“岂敢岂敢,承基兄必定是误会了,小孩家胡闹作戏,安能较真?”
女孩躲在李二郎身后,贴紧哥哥的手臂,一双水汪汪瞳眸对上面前咫尺之距的兄弟俩,眨巴眨巴。
素衣灰袍的老者匆促赶来,见状轻叹声气,劝阻不依不饶的宇文承基:“孩童之间无心之举常有,不过嬉闹而已,大郎宽容为怀,退让一步便罢了。”
宇文承基却咄咄逼人,并不理会虞世南的开脱,似不愿放过女孩,迈前一步作势要殴:“承趾乃我宇文幼子,阿翁尚不舍动其半根手指,今朝我定要为吾弟讨还公道。”
李二郎迎面拦挡,宽肩遮住身后女孩,笑面中含了几分愠意:“小孩家年幼无知,承基及冠男儿,也要与一孩童较真么?”
男人目眦欲裂:“你护你妹妹心切,我便不能护……”
“宇文郎君——”
蓦地,自不远处梁下转过三位青年,轻袍缓带,轩轩霞举,一齐朗言高唤,霎时止住他厉喝。
此声一出,在场诸人俱投去目光,宇文承基不由身形微顿。
“杜某甫至,便观郎君意欲惩戒我家阿盈,不知为何缘故?”三人停步于女孩身畔,杜如晦当先发问。
宇文承基辨认来者面目,观气度穿着皆非常人,气焰不觉褪去些微:“此乃我与李家之间纠纷,与汝等无关之人有甚干系?”
杜如晦沉面:“郎君此言差矣,我等将阿盈视若亲妹,如何与我等无干?”
忖度对方人多势众,宇文承基心不甘情不愿咽回怨忿,示意其弟登车:“我兄弟素不与女儿家计较,家中有事,暂且告辞。”
“就这般放过……”宇文承趾正待分辩,教他狠戾一瞪,只得撇开怒目,随其兄扬长而去。
车舆消失于巷口,虞世南拢了拢眉心,视向从李二郎身后探出脑袋张望的李惜愿:“日后还敢如此么?”
李惜愿嘿嘿一笑,乖乖摇头。
李二郎长揖:“劳虞秘监烦心,世民在此替小妹赔不是。”
“无妨,只是阿盈从此需心无旁骛,假以时日,定是又一代卫铄。”
李惜愿好奇挠头:“卫铄是谁?”
话音一落,虞世南愣怔,李世民无奈,稍后耐心解答:“卫铄即晋时女书法家,造诣超群,便是书圣王羲之也曾往她门下求教,时人称之卫夫人。”
早说原来就是卫夫人嘛,那她可认识了!
李惜愿唇角刹那飞扬:“谢谢老师夸奖!”
李二郎拍了拍她的小脑瓜:“你就爱听好话。”
“哥哥不也爱听好话。”李惜愿揉了揉并不疼的后脑勺,委屈巴巴。
就像八年前的她刚来到这个世界,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在李家的第一晚,而她于翌日清晨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院子里睁着惺忪睡眼洗漱的李二郎。
“那便是你的二哥世民。”李渊向小女儿遥遥一指。
——天呐,我的哥哥是李世民。女童对着疑惑不解的少年发出了夸张惊叹。
——小六这是不满意?少年搁下净面的葛布谑道。
——我只是不敢相信上天赐予我这么好的运气。
彼时还满脸困意的李二郎尚未知晓,自己是李小六为数不多识得的历史人物之一。后来他才惊觉妹妹的史盲程度,不过彼时的他仍为这莫名生发的吹捧得意地挑了挑眉。
“走罢,我们该回家了。”李二郎拍拍她的肩,“向你虞老师道声告辞。”
李惜愿遂向虞世南挥了挥手:“老师再会。”
直至走出虞宅所在巷口,李惜愿才发觉今日比往常多了个陌生人。
她转首望向四人中她唯一不识的长孙无忌:“郎君,您是……”
“这是你嫂嫂的四兄,长孙辅机。”李世民成婚时未在长安,她遗憾缺席,是故二人素未谋面。
“无忌见过六娘。”长孙无忌折腰见礼。
李惜愿点了点脑瓜:“长孙郎君好。”
对哥哥的这些朋友她一概抱以敬重态度,部分人她有所浅薄的耳闻,而其余者恕她历史不佳,委实近乎无知,如此交往起来也无甚束缚。
因此幸好长孙无忌在她匮乏的历史知识里存留过印象,至少知晓名姓如何写,对她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此人观之腰细身长,凤眼微挑,性情蕴藉内敛,言辞稀少,不若房杜友好易接近。
此乃李小六对这位传闻中哥哥最情笃意厚的好友的初印象。
她扒住李世民腰间的蹀躞带,小跑两步跟在哥哥身后,两耳竖起,听着前方四位年轻男子的言谈。
“杜先生此番吏部待选,可有拜谒高侍郎?”李世民察觉到她的一双小短腿跟不上,有意放慢了步伐。
杜如晦已预吏部之选等候授任,而侍郎高孝基有选官之权,故而需提前谒见以疏通关节,这在当时的朝堂风气中实属常有。
他摇首:“除